01 总抗氧化能力简介
氧化应激是体内产生的自由基超出了机体抗氧化清除的能力,引起细胞和组织氧化损伤的一种状态。防御氧化应激,主要依靠机体内的抗氧化体系。
根据清除机制的不同,抗氧化体系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:酶抗氧化系统和非酶抗氧化系统。每一个系统都存在多种物质。
图示:氧化应激的产生与检测
体系内各种抗氧化大分子、小分子和酶的总水平,反映了该体系内的总抗氧化能力(T-AOC)。T-AOC能更全面地评价体液、细胞和组织匀浆、食品和饮料的抗氧化剂含量,广泛应用于医学、食品科学等相关研究。
02 总抗氧化能力的检测方法
a 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法(FRAP法)
FRAP法(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),即在酸性条件下,Fe3+-TPTZ被样本中的抗氧化物质还原为蓝色的Fe2+-TPTZ,并在593nm波长处产生特征吸收峰。以Fe2+为标准,通过吸光度的大小,可以计算样本的抗氧化能力
FRAP法测定步骤简单,速度快,但其本质是以Fe2+进行等量替代的计算方法,反应本身并不具备抗氧化能力的生物学相关性。
b 菲啉法
样本中的抗氧化物质能将Fe3+还原成Fe2+,后者与菲啉类物质形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,在520nm波长处产生特征吸收峰。通过测定吸光度的变化量,可以计算出抗氧化物质的还原能力。
该方法测定的最终结果以活性单位方式表达,便于与其他生理指标进行对比。但其特征吸收波长与部分样本及抗氧化剂的吸收波段有重叠,需要进行对照试验。
c ABTS法(TEAC法)
ABTS[2,2’-联氮-双(3-乙基苯并噻唑啉-6-磺酸)]法,又称TEAC(trolox equivalent antioxidant capacity)法。ABTS与适当氧化剂作用后,会生成蓝绿色的ABTS阳离子自由基(ABTS+),在734nm波长处产生特征吸收峰,当抗氧化物质存在时,ABTS+的生成会受到抑制,使吸光度降低。与Trolox标准对照体系相比较,就能计算出样本的总抗氧化能力(TEAC值)。
ABTS法操作简单,结果重复性较好,非常适合实验室的分析检测,对水溶性和脂溶性抗氧化剂都适用,适用于大批量生物样品(包括血清在内)、果蔬类、部分纯物质等样本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。
d 二苯基苦基苯肼(DPPH)法
DPPH是一种稳定的氮中心显色自由基,在517nm波长处产生特征吸收峰。样本中的抗氧化物质会使DPPH的吸光度减小直至消失,其吸光度的变化量在一定区间内与抗氧化物质含量呈线性关系。
DPPH法快速、简单,但其检测波长与部分抗氧化物质本身的吸收波段重叠(如类胡萝卜素)。因此,在检测该类物质时,结果会有一定偏差。
e 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测定(ORAC)法
ORAC(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)法测定氧化自由基的吸收能力,以AAPH为自由基来源,荧光素(SF)为指示剂,Trolox为定量标准。
荧光素受到自由基攻击后,荧光强度会持续衰减;抗氧化物质对自由基的吸收作用,能延缓荧光素的衰减速率。通过荧光分析仪,对荧光衰减曲线下面积(AUG)进行定量分析,可以计算样本的自由基清除能力。
ORAC提供的自由基与生理过程中的自由基具有高度一致性,具有较高的特异性。但其所需实验仪器较为昂贵,且对温度和荧光标记物要求较高,操作难度较大。
03 总结
总抗氧化能力的评价方法,因检测原理、反应条件等的不同而多种多样,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。
目前,还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够全面地评价出样本的总抗氧化能力。实验中,往往需要至少两种方法同时测定。对于具体样本,应根据分析条件和作用底物等因素,综合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。
以上五种方法中,DPPH法、FRAP法和 ABTS法较为简便易行,但DPPH、ABTS的化学性质使其偏离生物环境较远;FRAP法和 ABTS法在结果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,尤其是在成本和操作上,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。
Elabscience®总抗氧化能力测试盒对比
货号 |
原理 |
灵敏度 |
样本量 |
特点 |
菲啉法 |
0.62 U/mL |
10 μL |
不同的样本类型操作过程有区别;准确性好 |
|
FRAP |
0.049 mmol/L |
5 μL |
操作简单;稳定性好 |
|
ABTS酶催化法 |
0.047 mmol/L |
10 μL |
ABTS工作液需避光保存;适用于水溶性和脂溶性样本 |
|
ABTS化学法 |
0.05 mmol/L |
10 μL |
试剂需提前一天准备;适用于水溶性和脂溶性样本 |
点击蓝色字查看指标详情
更多关于总抗氧化能力检测的相关问题,可联系网站右侧在线客服